1. 相转化法
相转化制膜法也称为溶液沉淀法或聚合物沉淀法,是最重要的非对称膜制造法。首先将配置好的制膜液浇注并刮到光滑的平板玻璃上。在一定温度和气流速度下,随着聚合物溶液内溶剂的蒸发,制膜液将产生相的转化,即高分子制膜液开始由单相逐渐分离成两种极为均匀的分散相。无数极细的液滴则散布到另一液相中,大部分高分子不断地聚集到小液滴的周围,而母液相中残留的高分子则寥寥无几。随着溶剂的继续蒸发,液滴将互相接触,溶胶将逐步变为凝胶,最后形成一种分布均匀的理想多面体,即微孔滤膜
2烧结法
烧结法是将一定大小的粉末进行压缩,然后在高温下烧结。在烧结过程中,粒子的表面由软变熔,颗粒间的界面逐渐消失,最后互相黏结形成多孔体。
很多材料均可采用这种方法制膜,如各种聚合物粉末(PE、PTEF、PP)、金属(不锈钢、钨)、陶瓷(氧化铝、氧化锆)、石墨和玻璃等。烧结法只能用于制备微滤膜,所制得的膜的孔径大约为0.1~10μm,膜的孔隙率一般较低,多在10%~20%。
3核径迹法
核径迹法包括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是使膜或薄片(通常是聚碳酸酯或聚酯,厚度约为5~15μm)接受垂直于薄膜的高能粒子辐射,在辐射粒子的作用下,聚合物受到损害而形成径迹,然后将此薄膜浸入合适浓度的化学刻蚀剂(多为酸或碱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定的时间,使径迹处的聚合物材料被腐蚀掉而得到具有很窄孔径分布的均匀圆柱孔,使用该法制得的膜的孔隙率主要取决于辐射时间,而孔径由浸蚀时间决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膜表面孔隙率最大约为10%,但其流体的透过速率因膜薄而大体与相转化微滤膜相当。
4 拉伸法
对于结晶或半结晶的聚合物,可采用此法制膜。所制得的膜孔径最小为0.1um,最大约为3μm,膜的孔隙率最高可达90%。拉伸法制膜工艺流程
5溶胶—凝胶法
通常以金属纯盐如A1(OC3H7)3、Ti(i-0C3H7)4、Zr(i-0C3H7)4、Si(i-OC3H7s)4 、Si(i-OC3H5)4 。等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溶解后在水中通过强烈快速搅拌进行水解,水解混合物丝脱醇后,在90-100℃以适量的酸(pH-1.1)使溶胶沉淀,经低温干燥形成凝胶,控制一定的温度与湿度继续干燥制成膜。凝胶膜再经高温熔烧制成具有陶瓷特性的氧化物膜。
6阳极氧化法
将高纯的金属薄片(如铝箔)在室温下的酸性介质中进行阳极氧化,再用强酸提取、除去未被氧化的部分,通过改变电压,制得孔径分布均匀且为直孔的金属微孔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